百廿回眸∣陈云风采录 —(22)合理调整工商业
编者按: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5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我们铭记陈云同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学习陈云同志身上表现出来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强党性原则、求真务实作风、朴素公仆情怀、勤奋学习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1950年6月6日,陈云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调整公私关系和整顿税收的报告,左为刘少奇。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旧中国畸形经济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工商业,因一时适应不了新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在生产和经营两个方面都遇到很大困难,一时间出现了商品滞销、工厂关门、商店歇业、失业增加等问题,进而引发了分厂、聚众请愿等严重社会问题。解决私营工商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成为当时恢复、发展经济和调整社会关系的焦点。
陈云和中财委对私营工商业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他深刻揭示私营工商业面临困境的历史必然性,指出:工商业者只有赶快改变经营方针,把原来倚赖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生存并为他们服务的经营体制,转变为“面向人民”“面向农村”的经营体制,才会在新中国有广大的发展前途。
1950年4月12日,陈云主持中财委党组会议,专门讨论工商业调整问题。陈云主张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要通过两个渠道给予帮助:一是从预算内划分出一部分,给资产阶级一点“油水”;二是放宽税收。他还提出国家定计划也要把私营部分包括进去。会议完全赞同陈云的意见,决定中财委的工作重心从财政方面转到恢复发展经济上,首先抓好现有工商业调整,按照公私兼顾原则,从贷款、税收、原材料供应、运输等方面扶持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4月13日,陈云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作《关于财政状况和粮食状况的报告》,提出:今后数月要把工作重心转到调整工商业方面去,除整顿税收外,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关系需要调整,使公私兼顾的原则在实际政策和具体办法上体现出来。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把合理调整工商业列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重要条件之一。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话,提出“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方针,强调要通过合理调整工商业,改善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
在中共中央和中财委的领导下,几个月后,各地市场的经济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私营工商业户从歇业多、开业少,转变为开业多、歇业少。同时,市场趋向活跃,成交量增加,城乡物资交流增多。陈云曾高度评价说:“统一财经和调整工商业是建国初期的两项重要工作,统一和调整,‘只此两事,天下大定’”。
联系我们
CONTACT US